第256章 借刀杀人(2 / 2)

“皇兄可曾听闻橘生淮南的故事?”

“听过,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过是水土的问题。”

“不错,这次土地规划就是因为水土,不同的土壤,土地的肥力以及功效是不一样的。”

“我们不仅可以合理的使用土地,甚至还可以科学的规划和改造土地,使粮食增加减产,使我们的经济作物和必需的农作物多元多极化。”

“听起来有点意思,你仔细说说看。”

“首先,必须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土地红线问题。”

“土地红线?那是什么?”

“土地红线其实是一条虚拟不可逾越和触碰的线。如今,大明经过多次的开疆拓土,现在拥有的耕地很多,十分的富足,如果把土地平均分给大明的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二十亩。”

“当然了,土地是不可能平均分配的,而且我们拥有的土地不能全部种粮食,需要因地制宜。”

“上等的北方土地就多种小麦,而上等的南方土地则需要种稻米,水田和旱田是不同的,如果遇到较贫瘠的土地,便可以种一些药材或者是土豆,红薯一类,要让土地合理利用。”

“至于上面所说的土地红线,也是土地利用问题。”

“贵族所拥有的土地,不光会让他们种粮食,甚至可以改建成庄子或者是马场,亦或者是建一些园林。”

“同样的,棉花、香料、药材甚至是烟叶,茶叶这些东西都不能吃,但同样需要有土地来耕种。”

“这些不能吃的东西,由于经济效益好被大量耕种,导致粮食的数目不足,那么便会出现粮食短缺,甚至让人饿死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根据人口规定哪些土地必须种粮食保证大明最基础的粮食供应。”

“底层是有盲目性的,朝廷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就是计划经济,在保证大明百姓口粮可以没有任何的忧虑的时候,便可以让百姓自行改正,而且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因为粮食可能会出现减产。

“你说的很有道理,具体的便交给户部,还有天工局的人去办。”

“臣弟这就去。”

烟草这种东西确实是从中国明朝中后期才传进来的,只不过如今大明早早的便开启了大航海的时代,因此比原本传入中国的时间早了一百年。

一旦烟草大范围的种植,将其做成烟再以高价卖出,中途可获得的利润以及收的税绝对是大明的一大笔收入。

想一想,如今的中国烟草,每一年交的税足够支付当年的军费了,平均每年一万多亿呀。

但是如果烟草没有管制的过度种植,那就极有可能造成烟草泛滥,供大于求导致烟草的价格暴跌不过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遍地烟草,没人种粮食,难道要让大明的百姓对天乞食吗?

因此,因此可以种植,但必须要有大明的官府来管控。

燕王府。

“王爷,你回来了,道衍大师已经等了您很久了。”王妃说。

“你退下吧,我和大师有要事商议。”

“燕王殿下,看起来红光满面,想必是神威走私案已经有些眉目了吧?”

“自然,驸马欧阳伦懦弱无刚,甚至还没有用刑,只是稍微的恐吓了一番,便将来龙去脉全部交代了,甚至还供出了一些官员和勋贵参与其中,毕竟一条巨大的走私线路,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可能做到滴水不漏的。”

“燕王殿下打算怎么处理?”

秉公处理这样的鬼话,自然不用在姚广孝面前说,姚广孝如此之问,一定想知道朱棣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走私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而且他身为皇亲国戚,判其死罪,或许有些勉强,如果是父皇当政的话,一定会严加处罚,但是现在大哥才是皇上,极有可能得过且过。”

“但是朝廷上的官位,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的人不走,我们的人怎么能够悄悄的渗透其中呢?”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直接出手,而是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还请大师指点。”

“借刀杀人最重要的是明白借谁的刀杀谁。”

“你难道没有发现参与走私的人都是哪些人吗?”

朱棣略微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做出答复:“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官员,因为他们的俸禄虽然经过加强,但并不充裕,而那些勋贵除了俸禄以外,还有额外的赏赐,所以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文官参与走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况且他们和各地交往很密切,所以他们参与走私的接触面很广。”

“如果我们直接向皇上进言,说要严惩这些官员,皇上先出不处置,他们不说他们一定会奋起反抗来反对王爷您,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现在谁最想让这些文官死。”

“汉王,一定是汉王,他和这些文官的关系最差,因为他是典型的武将派。”

“你说错了,虽然和文官的矛盾很大,但是他绝对不会这次对文官出手。”

朱棣通过姚广孝给他的提示仔细一想,然后恍然大悟。

“这一次的走私案,牵连到了汉王,就是因为汉王手下的大明商会掌管了大量的土地,他们逐利种了过多的烟草,才导致运往蒙古的粮食不足。”

“才让欧阳伦抓住了商机,完成了走私。虽然他们没有参与走私,但是发生走私的根源却是出自汉王手下的人,他这次不会和文官作对,甚至会帮着文官度过这次危难,以求自己的势力不受折损。”

“燕王殿下果然心思通透,指教稍加提示便能融会贯通。”

“朝堂上的刀虽然不少,但是能砍得动如此之多的文官的只有寥寥几把,除了宗室以外,只有开国勋贵和外戚了。”

“开国勋贵中,唐胜宗被牵连其中,魏国公不理世事,李文忠和邓愈重病缠身,也只有李善长隐居于幕后,但是他的弟弟这次被卷入其中,也不可能成为我们借的刀,那只有蓝家或者常家这外戚了。”

“但是蓝家和常家是朱标的忠实簇拥,他们怎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刀。”

“就因为他们看起来最不可能,所以他们才最可能成为您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