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面圣 瑞雪(1 / 2)

“女君,你今日为何要管那女娘家事?”杜梨一边替崔琢束发,一边好奇问道。

镜中人面如冠玉,眼如点星,只笑而不语。

棠梨,也就是先前向李管妇问话的那个女兵。

她开口打趣,“女君素来爱美,美景美人,她都是要多看两眼的。”

杜梨一边固定好发冠,一边想那个女娘的样子。

“那程四娘子确实娇俏可人,声音也甜美,难怪女君……”

崔琢一下子站起来,吓断了她的话。

“我本意不过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前头那女娘可是连屋门都没出。”

她佯装生气,“难道我在你们眼里,就只是那爱美好色之徒?”

两人连道不是,又哄了她半天,崔琢这才满意离去。

……

棠梨、杜梨二人与崔琢从小一起长大。

她换一身华服当那南昌侯府的女公子,她们就是她贴身的侍女。

她若披甲做儿郎打扮,她们也束起头发当她的亲兵近卫。

感情深厚,私下这般逗趣打闹也是寻常。

崔琢虚岁二十,是南昌侯崔祈独女。

而崔祈的弟弟崔佑又多年未婚无子女,因此崔琢便是崔家唯一的血脉。

家中父母自幼恩爱,对她千娇万宠,只是崔琢生性如她的名字一般。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崔琢生性好强不逊儿郎,喜爱舞刀弄枪,骑马射箭。

南昌侯夫妇也不拘着她,文武都请了当世名师教导,君子六艺,无一不精。

从小近卫侍从,男男女女,更是择优选精。

余下的阿嬷医女管家账房掌柜厨子……光是她身边常备的班底,何止数百人。

崔琢从小是没受过半点苦的。

直到?她十五岁及笄,出门游历。

增长见识,锻炼自己,当然是好事。

可谁能想到到,崔琢游了不到半年,竟游到军中、战场上去了。

起初觉得她不过年幼新奇。

可捷报频传,战功赫赫,连陛下也拍案称赞。

南昌侯一边叹息一边上表陛下,也没真的把她拉回家来。

崔氏是景阩旧臣,从龙之功。

文帝当初起事时,不过微末,崔祈一路竭尽心力谋划出策,他可以说和霍翀一起推着陛下登位的。

如今南昌侯崔祈驻守一方,他弟弟崔佑崔侯也常领陛下亲旨做事。

虽平日洛阳那些的勋贵大家名头响亮,可实际上陛下最信重的仍是崔家。

文帝和南昌侯本也打算让崔琢袭爵位,再招个良婿,若能继续驻守扬州便是更好。

如今崔琢天生将帅之才,文武兼备又有守边护国之心,文帝自然喜不自胜。

不但下旨亲自封赏,还允她自建一军,要看看她本事。

………………

往事不提,崔琢当下收拾一番入宫拜见。

等她被内官引入殿内,便见其中除文帝外还有一人。

文帝义子,

凌不疑。

崔琢欲行礼跪拜,被文帝拦住。

当今皇上乐呵呵的让她走近来看,一副叔伯做派。

崔琢也不怵,身姿挺拔如松,大大方方的让文帝看。

“啊呀,崔祈老弟实在好福气,怎生了个这般英姿的儿郎啊”

文帝半是赞叹半是打趣。

崔琢行礼回道,

“陛下之前说要看我将白羽军操练如何,我想着陛下可能更想见到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呢”

她这话说的俏皮,皇帝哈哈大笑,越看她越喜欢。

“子晟啊,你看看阿麟,同样的年纪,同样带兵,人家比你活泼有趣多啦”

凌不疑也答,“崔将军于练兵之道上确实过人,子晟看过白羽军,军容整肃,气势非凡。”

文帝难得听他夸谁,更是乐呵呵的拉着两人好一通称赞。

最后崔琢是带着晋赏的圣旨和凌不疑一块被留宿宫中的。

她躺在床榻上,望着头顶的帷幕。

封骑都尉,加官侍中

可入禁涉事,特赐带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倒是快和凌不疑同等待遇了。

崔琢如今独自领着白羽军,一应粮饷器械皆由文帝亲自批发,不受人制挟。

这已经是独一份的恩遇了。

也因此,凌不疑能封光禄勋,赐南、北军中职位,允他调天子近卫,还有侍中的名头。

可崔琢要是再得了这些,就要被御史们指着鼻子骂了。

而且她之前就已经封了骑都副尉,现在比两千石也特升成两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