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扫过下方的人群,
朱由检命人搬了一把太师椅过来,靠在上面,然后说道:
“宋应星,既然这些人看不起你,那你就让他们见识见识,让他们明白,你是真正的博学之人,不愧是国子监的教习!”
宋应星被吓得不轻:“臣……”
朱由检却是一脸强硬:“我不怕,你就站出来,教教这些书呆子!你昨晚说了些什么?你今天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如果他们再有意见,我会支持你的!如果他们再有异动,我就把他们的嘴给切了!”
听了朱由检的话,宋应星这才想起来,自己昨晚上过一堂课,要教的是自己生长的地方的基本的地理常识。
宋应星虽然有些担心,但是一想到自己要上的课,心中的紧张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信心。
“今日,我们要说的,就是大明的地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懂天文,懂地理。”
“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片大陆的情况!”
宋应星一边说着,一边从下人手中接过了一张卷轴,然后将卷轴放在了墙壁上。
“你们应该不认识这幅《坤舆万国图》。”
朱由检仔细的打量着,他对这本书并不熟悉,只知道这本书是从清代流传下来的,却不知道这本书是从明代流传下来的。
这时候,朱由检脑海中的系统给出了一个信息:《坤舆万国图》,是明代万历时期的一份全球地图。它不但画出了美洲,而且画出了美洲的大致轮廓,这是一张几乎和现在一样的地图。
随即,好像又查到了什么,利玛窦与李之藻共同画出的《坤舆万国全图》,也就是中国第一张用彩色颜料绘成的全球地图,在此基础上,一改欧洲位于地图中心的传统,改为亚洲以东为中心,为中国所绘的全球版图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
朱檀是真的被吓到了,看来他还是小看了大明。
说实话,朱檀很不好意思,说实话,如果他不是一个穿越者,可能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如他们。
朱檀自是被吓到了,而那些大臣们也是吓了一跳。他们都听说过这张图,但具体是什么,他们也没说。
周围的大臣们也是越聚越多,朱由检也注意到了,这些人之中,有一位是徐光启,他好像对这张地图很熟悉。
朱由检又用自己的天机术推算了一下,发现《坤舆万国全图》,竟然是徐光启留下的,而且还是他交给了宋英兴。
“《坤舆万国全图》,就是一张真实的地图,这里的天地,并不是圆形的,而是一个圆形的。
宋应星说着说着,就变得流畅起来。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低声说道:“您是如何得知此事的,您亲自前去查看?我听说过这张地图,是一个来自西方的宗教组织,用来迷惑大众的!”
宋应星正要说话,又有一名大臣上前,说道:“你错了,大地是黄色的,而大地在天空之中,它的形状是圆形的。自古以来,郑和就是最好的例子。
“你确定?郑和,我倒是听说过,可是,郑和环游世界了吗?”
那名军官想了想,说道:“如果你在海里呆过一段时间,你就会明白,当一艘船从远方驶来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能看见它的风帆!若大地平坦,你说,这是为什么?还有,你说,为什么日出日落,为什么会出现日食?”
听到这位大臣的话,男子沉默了很久,不是他不想反驳,只是作为一个学者,他根本不知道月亮是怎么回事。
朱檀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位大臣,这位大臣名不见经传,平日里连面都没有露出来,可今日却让他大吃一惊。
朱由检对王承恩打了个眼色,王承恩便将名单交给了他,此人名叫刘作浪。
朱由检正想夸奖他几句,却被范闲打断了。
又有大臣上前一步:“臣亦认为,大地应该是圆形!”
随后一群大臣纷纷开口:“我也认为大地是圆形的!”
朱由检站在那里,听到了所有人的声音。朱檀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强大的感觉,他是真的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撼到了。
朱檀低估了明代,事实上,明代就出现了不少的科技思潮。
“事实上,中国在明代就已经有了地圆说,中国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很有可能是在东汉的时候,赵光义十三世的后人,就已经提出了“地圆说”。”
她动用了自己的能力,从朱檀的脑海里提取出了一些信息。
原来如此,我还真是无知!
朱檀再次将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身上,难道是系统更新了?
还不等他开口,宋应星又开始了他的授课。
“《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与李之藻共同完成的,利玛窦作为西洋人,在全球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我们不能太过骄傲,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太过骄傲!”
“我大明王朝,从朝鲜到吐蕃,从安南到北方,从大沙漠,从东到北,一共有一万七百五十公里,从北到北,一共有一万九百四十公里。这个世界,比这个还要大得多!”
“各位大臣,各位大臣,陛下,大明,还不进攻,什么时候进攻!谁输谁赢!”
朱由检对宋应星说的那句话,宋应星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将这句话牢牢的记住,然后告诉了宋应星!
这话一出,顿时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朱由检不自觉地站了起来,应了一声:“好!”
众人也都是如此,文武百官也都是拍手叫好,将现场的氛围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家大事,就像是逆流而上,不断前进,就是因为他们的倒退,让我们的子民吃不上东西,边境上到处都是战火,所以,才会有海盗入侵!”
听到臣子的讲话,朱檀也不禁心潮澎湃。
朱檀突然发现了一件事。
和现代人对大明的成见不一样,大明是一个没落的时代,而另一方面,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王朝。
大明朝是科学技术萌芽期,科学思想萌芽期,商业经济萌芽期,近代文学萌芽期。
他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也不需要这么高的评价。
他要做的,就是引导。
如果能够引导的好,那么就不会再出现类似于历史上那种被压制的情况了,那就真的是前途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