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虚荣(1 / 1)

很快,黎明真实身份已经被警方确认,甚至可能已经在通缉犯列表当中的消息,就这么戏剧性的被传扬了出去。那位记者说起来还算剩下那么一点情义,及时和自己那位警官男友提出分手的同时,坦荡又毫无遮掩的把自己的意图呈现了出来。

这位记者并不是什么追求正直的转述者,并不是为了“为人民群众争取求知权利”的不同角度派别争端而努力,甚至比一般仅仅是追逐新闻爆点的逐利者有更多的异样她极其崇拜这位杀手本人,但也不至于为此进行极端的发言,败坏自己的生涯。

于是她进行了折中的选择,将黎明描绘为一个身处末路的残忍枭雄,大篇幅痛批他犯下的的罪行以后,在结尾处话锋一转,发起了对警方是否在黎明“惩戒”的罪人作恶时不作为,才导致一切悲剧就此起源的严厉质问。

作为一名专业的“黎明”案件爱好者,她甚至执笔剖析了其中几起被广为传播的谜案,剖析自己理解当中的心理活动和各种“不得已的抉择”。以这样上帝的视角,她在报刊中所谓“时事追踪”的连载博得了大批量的追逐。

身处困境的人,许多都会因为自己无法得到救赎而产生另一种负面的情感如果伤害者能够死去,他们也许就能在无法喘息的困境中得到解脱,这样的画面常常在他们心中无数次播放。而这世上坏人太多,并不是是所有人都会立竿见影的得到惩罚。

世上有太多无法受到惩戒的恶人,而有时将其中的“受益者”代入自己或者自己极端同情的对象,也会形成一种难以代替的慰藉感。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也是无法调节的灾殃。只是空想,也没有人能阻止这种明知无用的慰藉在心底滋生。

但作为对立面,也并不是没有仍然坚守着“无条件剥取他人生命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群众,对这种舆论颇为反感,极其反对那样过于激进的观点。他们的立场相当绝对,但并不冰冷。

而两方的对峙当中通常存在所谓意见的领袖。作为黎明的拥护者的一方,那位曝光现状的女记者随着种种文章的发表自然成了一个隐形的意见领袖。而在另一边,随着另一起爆料的放出,肖自铭这个名字也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当中。

肖自铭的调查本身从来都是滴水不漏,并不容易和那位有女友的警官一样轻易外泄,他自己也不愿意抛头露面,警惕心同时也极强但世间总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的身份泄露,完全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全部站在另一边导致的意外。在刘澈的厄运“劣迹”传遍黎明专案组之前,肖自铭的那次遭遇才是偶尔在探案过程中需要笃信玄学以求成果的成员们最大的反面教材。

即使后来肖自铭的存在成为了众人口中不便提及的那一点过往,也不影响他仍旧占有极大的分量。

肖自铭热心于钻研罪犯的心理,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调查黎明案件的几年以来,他也时常前往进行相关研究的熟识教授所在课堂听讲。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位极其偏激,执着于纠缠所谓“黎明做了警方无法达成的事”结论的学生。根据那位老教授的担忧,肖自铭也发觉了他身上存在可能犯罪的性格特质,同时也具有相应的动机和对象。

作为一名刑警,肖自铭是认真负责且极其称职的。同时,他也抱有极其真挚的正义感,期望自己能改变所有看得见的罪恶,并且遏制其中的幼苗。作为一名通晓黎明作为的警官,他的立场也坚定到不容置疑的地步。

甚至作为一名“知心哥哥”,他都凭借着那时近三十年帮扶心理素质不太强健的后辈所持有的宝贵经验,培养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能力。

当然,对于潜移默化的说服一个学生,并改变这位世界观塑造还没有完全丰满的学生快要走岔的内心世界,他更怀有绝对的把握。

他这份全方位的把握也并没有带来预期以内的失误只是伴随着某种预期以外的事件。

被肖自铭很费一番工夫说服的学生不过一个礼拜就倒戈投降,从而对肖自铭分外崇拜和好奇,把他视作自己“心灵的向导”。但与此同时,作为原本这位学生所肯定的目标,另一个人也受到了另外的待遇。

那个人是学生在网络上认识的朋友,恰巧还拥有着另外的一个身份那位熟知黎明系列案件,并且曝光了部分警方调查现状的记者。

学生对此一无所知,只是从来的习惯令他倒戈以后分外在乎这份是非对错。他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像肖自铭说服自己一样说服这位素来十分执著的人。可他实在急于求成,把自己被告知的所有事实,包括肖自铭为了达成目的告诉他的案例都说了个底朝天。

其中有一些互联网上很难察觉的内容。如果单纯是一个普通性质关注着黎明系列案件的记者也就罢了,可那偏偏是那位接触过有关信息的女记者她在利用了自己男友最后一丝价值以后,把那位警官持有的案件详情看了个透彻。

当然,为了防止被控告泄密,她并没有为了哗众取宠公开这部分秘密的调查内容。但这已经足以让她察觉到一个事实这位学生实际上应该是和黎明案件侦办的内部人士进行了接触,才得到了这样性质的信息。

此时此刻,利益早已冲昏了她的头脑。她作为记者的工作,已经成了在爱好以外能给她带来更多虚荣感的利器。这名记者笃信着自己的作为只是为了求知,同时又沉浸于外人对她的吹捧。

而她的身份信息并没有公布。在她的假想当中,如果能够接近真正次次侦办有关案件的关联人,她就一定能延续自己第一手的消息源,成为那个著名杀手报道的传说。

在这之后的发展理所当然。即使这位记者无法接近警惕性极强且不受影响的肖自铭,确定目标以后,把他的真实身份和自由度弄明白,再联系上另外的身份对于这种情报搜集的专家几乎没有难度。

网络是那样广阔的天地。可就偏偏是那么多的“巧合”撞在了一处,导致了这样滑稽的闹剧真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