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半个月,我就开始翻旅游攻略。手机里存了三个备选目的地,连每天早上几点出发、在哪家店吃早餐都标得清清楚楚。儿子们比我还兴奋,小的天天抱着他的奥特曼书包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去海边挖沙子呀”,大的则在平板上查当地的科技馆,说要去看机器人表演。我看着他俩叽叽喳喳的样子,心里像被晒了太阳,暖烘烘的——盼了大半年,总算能一家人好好出去玩一次了。
出发那天早上,我五点就起了床。先把前一晚收拾好的行李搬到门口,再去厨房煎鸡蛋、热牛奶,最后轻手轻脚地叫儿子们起床。大的揉着眼睛坐起来,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呢?”,我指了指卧室,“再叫他一声,咱们马上就能走了”。
推开门时,老公正靠在床头刷手机,脸上没一点表情。“赶紧起来吧,孩子们都等着呢,再晚路上该堵车了。”我放软了语气,怕一大早就让气氛变僵。他没说话,慢悠悠地放下手机,起身时还重重叹了口气,那口气像块小石子,砸得我心里沉了沉。
装车的时候,我让大的帮着递东西,小的在旁边数行李箱上的贴纸,老公则站在一边,双手插在口袋里,看着我们忙来忙去。“你帮我把那个背包拿过来呗?”我朝着他喊,他顿了一下,才不情不愿地走过去,拿起背包往车后座一扔,拉链没拉好,里面的纸巾散了一地。
小的想去捡,我赶紧拦住,“妈妈来,你别碰,小心硌到手”。蹲在地上捡纸巾的时候,我听见老公在旁边嘀咕“事儿真多”,声音不大,却像根针,轻轻扎了我一下。
上了高速,孩子们一开始还很兴奋,指着窗外的云讨论像什么。可没过多久,小的就开始犯困,靠在我肩膀上打哈欠。我转头想跟老公说“你开慢点儿,安全第一”,却看到他眉头皱着,盯着前方的路,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仿佛旁边的我们都是空气。
“要不你放首歌吧?孩子们想听儿歌。”我试探着说。他没回头,也没应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伸手按了下收音机,调到一个放新闻的频道,声音还开得挺大。
小的被吵醒了,揉着眼睛委屈地看着我,我只好拍着他的背小声哄,“咱们再忍忍,到了地方就能玩了”。大的也没了兴致,拿出平板戴上耳机,车厢里只剩下收音机里主持人的声音和汽车引擎的轰鸣,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到了目的地已经是中午,我提前订好了一家口碑不错的海鲜餐厅。下车的时候,小的拉着我的手蹦蹦跳跳,“妈妈,我要吃大虾!”老公跟在后面,脚步慢悠悠的,脸上还是那副“谁欠了他钱”的样子。
进了餐厅,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问我们几位,我笑着说“四位”,转头想让老公找个位置坐,他却径直走到角落的桌子旁,一屁股坐下,拿起菜单翻了两页就扔在桌上,“快点儿点,我饿了”。
我拿着菜单问孩子们想吃什么,大的要了清蒸鱼,小的要了蒜蓉粉丝蒸虾,我还点了老公爱吃的辣炒蛤蜊和一盘青菜。菜上来的时候,小的迫不及待地伸手想去抓虾,我赶紧给他剥好放在碗里。
老公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蛤蜊,嚼了两下就放下了,“太咸了”,语气里满是不耐烦。我尝了一口,觉得味道正好,可还是顺着他的话说“那下次咱们换一家,这家确实一般”。
下午去海边,孩子们一看到沙滩和海水就疯了,脱了鞋子就往水里跑。我跟在后面,帮他们拿着外套和水壶,转头想叫老公一起过来,却看到他坐在远处的遮阳伞下,拿出手机刷个不停,连看都没看孩子们一眼。
小的跑过来拉他的手,“爸爸,你陪我玩沙子好不好?我们堆个城堡”,他把手抽回来,“爸爸累了,你自己玩”,小的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低着头慢慢走回我身边。
我心疼孩子,只好蹲下来陪他们堆城堡。大的负责挖沙子,小的负责找贝壳装饰,我帮他们把沙子拍实。
正玩得高兴,小的不小心把沙子弄到了衣服上,我拿出湿巾给他擦,转头想让老公帮忙拿件干净衣服,却看到他皱着眉朝我们这边看,嘴里还念叨着“脏死了,一会儿又得洗”。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可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又把火压了下去——出来玩是为了开心,别跟他计较。
晚上回酒店,孩子们累得倒头就睡。我收拾完行李,坐在床边看着他们的睡颜,心里酸酸的。老公洗完澡出来,直接躺在床上玩手机,连句话都没跟我说。
我忍不住问他,“你今天怎么了?从出门到现在就没笑过,孩子们都看出来你不高兴了”。他头也没抬,“没怎么,就是觉得累,出来玩一点儿都不轻松”。
“我知道累,可孩子们盼了这么久,你就不能装也装出点儿开心的样子吗?”我声音有点发颤。他放下手机,看着我,“装什么装?我本来就不想出来,是你非要来。天天伺候你们娘仨,我就不能有自己的情绪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啊,从准备旅行到路上奔波,都是我一个人忙前忙后,他只需要开车、跟着走,可就算这样,他还是觉得委屈。
我想起结婚前他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就算只是去公园散步,他也会牵着我的手,跟我聊东聊西。可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也没好多少。去科技馆的时候,大的指着机器人问他“爸爸,这个机器人为什么会跳舞呀”,他敷衍地说“不知道”;去动物园的时候,小的想让他抱着看长颈鹿,他说“自己站着看,我胳膊酸”;吃饭的时候,不管我点什么菜,他都能挑出毛病,不是“太淡了”就是“太油了”。
孩子们一开始还会主动跟他说话,后来见他总是冷冰冰的,也渐渐不跟他互动了。有天晚上,大的偷偷跟我说“妈妈,爸爸是不是不
放假前半个月,我就开始翻旅游攻略。手机里存了三个备选目的地,连每天早上几点出发、在哪家店吃早餐都标得清清楚楚。儿子们比我还兴奋,小的天天抱着他的奥特曼书包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去海边挖沙子呀”,大的则在平板上查当地的科技馆,说要去看机器人表演。我看着他俩叽叽喳喳的样子,心里像被晒了太阳,暖烘烘的——盼了大半年,总算能一家人好好出去玩一次了。
出发那天早上,我五点就起了床。先把前一晚收拾好的行李搬到门口,再去厨房煎鸡蛋、热牛奶,最后轻手轻脚地叫儿子们起床。大的揉着眼睛坐起来,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呢?”,我指了指卧室,“再叫他一声,咱们马上就能走了”。
推开门时,老公正靠在床头刷手机,脸上没一点表情。“赶紧起来吧,孩子们都等着呢,再晚路上该堵车了。”我放软了语气,怕一大早就让气氛变僵。他没说话,慢悠悠地放下手机,起身时还重重叹了口气,那口气像块小石子,砸得我心里沉了沉。
装车的时候,我让大的帮着递东西,小的在旁边数行李箱上的贴纸,老公则站在一边,双手插在口袋里,看着我们忙来忙去。“你帮我把那个背包拿过来呗?”我朝着他喊,他顿了一下,才不情不愿地走过去,拿起背包往车后座一扔,拉链没拉好,里面的纸巾散了一地。
小的想去捡,我赶紧拦住,“妈妈来,你别碰,小心硌到手”。蹲在地上捡纸巾的时候,我听见老公在旁边嘀咕“事儿真多”,声音不大,却像根针,轻轻扎了我一下。
上了高速,孩子们一开始还很兴奋,指着窗外的云讨论像什么。可没过多久,小的就开始犯困,靠在我肩膀上打哈欠。我转头想跟老公说“你开慢点儿,安全第一”,却看到他眉头皱着,盯着前方的路,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仿佛旁边的我们都是空气。
“要不你放首歌吧?孩子们想听儿歌。”我试探着说。他没回头,也没应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伸手按了下收音机,调到一个放新闻的频道,声音还开得挺大。
小的被吵醒了,揉着眼睛委屈地看着我,我只好拍着他的背小声哄,“咱们再忍忍,到了地方就能玩了”。大的也没了兴致,拿出平板戴上耳机,车厢里只剩下收音机里主持人的声音和汽车引擎的轰鸣,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到了目的地已经是中午,我提前订好了一家口碑不错的海鲜餐厅。下车的时候,小的拉着我的手蹦蹦跳跳,“妈妈,我要吃大虾!”老公跟在后面,脚步慢悠悠的,脸上还是那副“谁欠了他钱”的样子。
进了餐厅,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问我们几位,我笑着说“四位”,转头想让老公找个位置坐,他却径直走到角落的桌子旁,一屁股坐下,拿起菜单翻了两页就扔在桌上,“快点儿点,我饿了”。
我拿着菜单问孩子们想吃什么,大的要了清蒸鱼,小的要了蒜蓉粉丝蒸虾,我还点了老公爱吃的辣炒蛤蜊和一盘青菜。菜上来的时候,小的迫不及待地伸手想去抓虾,我赶紧给他剥好放在碗里。
老公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蛤蜊,嚼了两下就放下了,“太咸了”,语气里满是不耐烦。我尝了一口,觉得味道正好,可还是顺着他的话说“那下次咱们换一家,这家确实一般”。
下午去海边,孩子们一看到沙滩和海水就疯了,脱了鞋子就往水里跑。我跟在后面,帮他们拿着外套和水壶,转头想叫老公一起过来,却看到他坐在远处的遮阳伞下,拿出手机刷个不停,连看都没看孩子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