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级
得益于开创性的四联装炮塔设计,16门340毫米主炮的单舰火力是布列塔尼级的160%,防护水平也比布列塔尼级提升了许多。
而最让拉佩雷尔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一番辗转腾挪之下,法西海军最新的战列巡洋舰——“克莱蒙梭”级也已经建成入列了!
法国1927年战巡方案,原案33节,这里为了更贴合时代技术水平降低了航速
该级舰是拉佩雷尔中将下了大力气、让法西国的造舰部门以最快速度完成设计并建造完成
的法西海军第一型战列巡洋舰,着重强调航速,为此造舰部门最大限度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挖掘锅炉潜力,使其在侧舷最厚处达到280毫米的同时拥有了31节航速,但副作用就是吨位的大幅度上升————比里昂级战列舰的排水量还要多上三千多吨!
舷侧防护示意图
相比于体型,克莱蒙梭级最大的缺陷还是火力,作为一艘“急造舰”,克莱蒙梭级下达建造命令时法西海军由于此前绿水学派的惯性还没有完成340毫米炮的技术消化,于是这艘史无前例的战巡以3万吨以上的排水量却只能装备305毫米口径火炮,即使后续吸收了一部分来自于里昂级的四联装炮塔技术、使全舰的主炮配置达到12门305毫米炮,火力对于一艘三万吨的大型主力舰来说也十分不相称。
一艘战舰在侧舷射击中想要有效校射需要达到6炮配置,而拥有8门以上的主炮之后,提升口径带来的收益就远大于堆砌火炮数量了......毕竟实战没有血条,打不穿就是打不穿,只要敌舰那些被厚重装甲保护的核心舱段不被破坏,就依然能够保有大部分战斗力。拉佩雷尔自己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倘若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让他在一艘“装备12门305毫米主炮的战舰”与一艘装备8门381毫米炮的战舰”之间做选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为此,法西海军的造舰部门还留了后手,“克莱蒙梭”号带着305毫米舰炮入列,但二号舰“布韦”号设计时就做了微调,预备换装9门布列塔尼级同款的340毫米主炮,但现实不是十全十美,法西共和国已经在轻型舰艇上耽误了太多时间,相关产业严重萎缩,导致大口径舰炮的制造进程一再延误。
原本“克莱蒙梭”级的二号舰还准备等待340毫米炮成熟后再换装三联装340毫米炮塔,但直至下水才完成技术攻关,所以二号舰也不得不顶着别扭的12门305毫米主炮下水。
不过,法西人也不是没有想过补救措施,经由拉佩雷尔中将在洋州公国的熟人搭桥,法西海军部花费巨资分别向白鹰联邦和英伦方面购买了相关的冶炼和材料技术,这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甚至16英寸级别舰炮的技术也在攻关中了。
原蓝星法国战后设计的吨战列舰(实际吨位应该在左右)
基于“克莱蒙梭”级的船体设计思路,放宽航速要求至27节后,法西海军部顺水推舟的完成了一个装备6门406毫米炮的方案并抢在火炮研发完成前就下达建造命令,许多法西海军将领认为,该级舰完成之日,就是法西海军重返大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