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于将军的故事2(1 / 2)

梦斗康麻子 麻辣马儿 3000 字 6个月前

当郑成功围住南京之后,可以说,整个江南甚至是江北地区都是大为震惊。

当时的顺治帝已经吓得发毛了,甚至想要退回东北去。

最后被他老娘抽了几个嘴巴,才冷静下来。

被孝庄皇太后刺激过后的顺治,又想着御驾亲征,后来总算被手下们拦住了。

这才派出达素带领着部队去援救南京。

等到达素打败仗了,那时候,北方地区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真正成编制的大队伍了,想要从云南调动人来护驾,少说三四个月。

如果那个时候派出一支队伍直接杀向BJ,估计能够一路畅通无阻。

因为山东地区、河北地区,甚至山西的精锐士兵,基本都组成援军,在达素的带领下跑到南京去了。

如果真能够杀到北京城下,那么,北京城头上站着的应该是城里剩下的最后的八旗子弟了,正真的子弟,十三四岁的大孩子,可能还有一些老头。

但是郑成功决策失误,或者说他骄傲自满,满足于现状。

要不就是妒贤嫉能,认为自己的领导地位被于德水给挑衅了,就是坚决不能听你的。

你说的对,我也不能听你的,不听!不听!就不听!我是领导,你得听我的,就得听!就得听!

经过于德水将军多次的沟通,多次的申请,多次的不给郑成功面子,郑成功为了耳根清净,只好给他分配了一些粮草,让他向北进攻。

和于德水预测的一样,他们的进攻非常的顺利。

一路上简直是望风而降,看见了明朝的旗帜之后,各地的城池都打开大门,迎接大明的军队。

于德水动作麻利的就杀出了江苏,杀入了SD省。

可是等他们杀入胶东半岛快到济南的时候,天气发生变化,温度突然下降。

这群以南方人为主的军队一下子撑不住了。

大量的士兵生病,连于德水也感冒发烧起来。

最后只能撤退,可是士兵得病的太多,撤退的速度很慢。

没办法,只能向郑成功求援。

结果郑成功派出了一支船队,跑到胶东半岛上去接应于德水的部队。

可这个时候被打蒙的清军已经是反应过来了,他们从蒙古调过来的一支蒙古骑兵总算是赶了过来。

而且追踪上了这支拖着一大群病号的队伍。

这支蒙古骑兵的不断骚扰,坚决不和这支纪律严明的队伍硬碰硬。

3000部队,被蒙古骑兵们不断削弱,最后上船了不到2000人!

而于德水将军上船之后,看着后面倒伏了一地的自己的子弟兵,一口血吐出来,从此一病不起。

从南京打到山东,一路北上,他的子弟兵损失了不到100人,结果从山东撤到海边上船,短短的100多公里的道路就损失了1000多人。

于德水恨死了,恨郑成功不给他送棉服,恨郑成功不给他增援,恨郑成功没有派兵驻守他打下来的地盘。

如果他打下的地盘都有士兵把守的话,哪怕只有一座城市里有人守着,他就不用往海边跑。

因为一路上投降的那些城市,在蒙古骑兵又出现之后,立刻又把旗子换回来,搞得这个于德水根本没有一个可以休整的地方。

结果两个人的矛盾就剧烈的产生了。

但是郑成功也非常委屈,我告诉你了,不要去打,你非要去打,没打赢,又赖我。

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足,这是现实情况,谁知道你那么能打,一口气直接杀到山东去了。

后勤物资给你供应不上,那非常正常,刚打下的地盘上哪给你收集粮草去?

你喊救命,我们不就派出船队去接你了吗?

天气问题能怪得着我吗?谁知道今年的降温这么突然?

现在全军的士兵都没有棉衣穿,你想要棉衣,我上哪给你弄去?

咱们都是南方兵,装备里就没棉衣这一项。

最终,郑成功对于德水获得的战果和功劳也是看在眼里,不能贪污了,直接封为镇南将军。

这个南表示的就是海南岛,也是中国的最南边。

但于德水将军在两年之后就去世了。

于德水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于万年,继承了这个镇南将军的称号。

不过从于德水去世开始,于万年带领着的部队,就再也没有参与过郑成功的各种军事行动。

于万年老老实实的蹲在海南岛,并且守住雷州半岛,基本上是你不动我,我就不动你。

曾经有驻扎在广西的部队,有不服气的,对雷州半岛进行过攻击。

因为雷州半岛盛产甘蔗,制作的红糖,白糖卖的非常的火,那可是聚宝盆呢!就算打不下来,捞上一把也是肥的流油的。

结果被于万年派出的队伍直接反杀,进入了广西境内。

没过多久,广西沿海地区,很大一片的州县都挂起了明朝的旗帜。

吴三桂都被逼的快要疯掉了。

“没事干,你去惹他们干什么?那可是差点打到北京城的凶人呢!”

老吴三桂派出小吴子,也就是他的儿子跑去当使者,又送钱又送美女甚至连兵器铠甲战马都送了。

总算是稳住了于万年,保住了广西的其他的地盘。

不过那也是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得到的和平。

比如说双方通商,明朝这边的商人自由进出吴三桂的地盘,不允许收税。

吴三桂得负责驻扎在广西地区,明军士兵的军饷和粮草。

每年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牛和马。当然,这个可以花钱买。

吴三桂对这些条件只能捏着鼻子从了,真的实在是打不过人家。

广西多山,吴三桂的看家部队,关宁铁骑在广西这个地方根本施展不开。

这个地方是山地步兵的天下,而于家军的步兵可以号称是当时的最强步兵。

况且这些部队的兵员半数以上都是广西人,招的都是广西山里的农家子弟。

这些兵都不用训练,一个个爬山过沟都非常灵活,因为人家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

吴三桂也就是占了广西交通不便的便宜,于家军没办法迅速扩大战果。

而且于家军也确实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最终占了吴三桂很多便宜之后就停止进攻,也怕占的地方多了消化不良。

但是就这么悠着打,也是占领了广西超过1/10的面积。

吃到嘴里的肯定不会吐出来,于将军这点和我的特点很相似。

于家军占领了广西的一部分地区之后,连招兵都方便了很多。

在清军控制地区的山民,都会跑到明军这头来参军。

这就比原来招兵简单多了,从于德水将军开始,招兵就喜欢要广西的山民。

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只能偷偷摸摸的,安排人员,化妆成商人,用招保镖,招伙计的方法,连蒙带骗。

还要防备当地的清军,官府,连当地的宗族势力都要小心应对。

为什么于家军数量一直不多,就是因为兵员难得。

而且训练的淘汰率太高了,十个人能够有五个合格的就算不错了。

经常训练一个月,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还在训练场。其他的都淘汰了。

不是身体上撑不住,就是精神上撑不住,还有一些桀骜不驯的,违反军纪直接就被乱棍打死。

虽然于家军的训练非常残酷,但是真要训成了,成为了正式的一员,那待遇也是相当的高的。

现在有一批身体不好或者受伤退役回家的老兵,都回到广西老家。

这些老兵都是义务的宣传员,只要是活着回家的,身上绝对都得带上几十上百两银子。

就算是战死的士兵,于德水和于万年也会把丰厚的抚恤金想尽办法送到这个士兵的家里。

即使那个时候这些阵亡士兵的家乡都在清军的控制之下。往那里送钱,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

但是就算是钱在路途上损失了,于家军的人也要想尽办法再拿一笔钱送到阵亡士兵的家属手里。

所以于家军的信誉在广西地区是相当高的。

原来广西的那些山民是想当兵而找不到门路,等广西的一些地区被于家军占领了之后。

翻山越岭,去找于家军想当兵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