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部落里的亲缘关系(2 / 2)

也根本没觉得幼崽这样的想法,是什么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行为。

笑话,要真的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木匠的话,那部落里也不会直到现在,就只有丛这么一家木匠的传承。

而且成为木匠真的那么简单吗?那是只看几个使用工具就能看明白的事情吗?

没有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没有从小到大的学习训练,怎么会知道一块木头它到底适合做成什么工具,怎么会知道制作一种工具要用到哪种木头?

怎么挑选不同的木头材料,怎么判断哪个木料能不能使用,怎么处理那些木料让它们为自己所用?

每一刀下去的力度要多重,厚度切多深,大小留多少……都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经验,用数不尽的时间才能学会的。

丛也知道幼崽的想法多,总能想到很多新奇的东西,所以他非常乐意的将自己那些工具的用法也都讲给幼崽听,期待幼崽的新鲜想法,反过来带给自己灵感。

其实也是丛一个人关在家里太久了,每天做木器,连能交流聊天的人都没有,太无聊了,难得有个人能说上话,平常好歹一天还能遇见一两个族人的。

丛的父母倒是还在,是部落里难得能寿终正寝的,但并不跟丛住在一起。

或者说丛继承了父母的职业,正式成为了部落里的木匠后,他的父母就已经搬出去到部落里老年族人的居住区去住了。

将这个传承了很长很长时间,甚至他们自己已经记不清多久的山洞留给了丛。

说起来很好笑,就是作为部落里的木匠,丛以及他的祖辈竟然一直都是住在山洞里,而不是住在木屋之中。

原因嘛,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空间大小的问题,山洞可以扩建的很大很大,只要力气够,开辟个像后山冰库那么大的山洞都可以,但木屋要建造的很大,却得用到很多技术才能做到,越大越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对于木匠来说,一个巨大的能存放相当多木料的仓库,是重中之重——总不能每次做点木器,都现场去砍树吧。

其次原因是,山洞里只需要维持火种不灭,就不用担心生虫、潮湿等问题,而木屋还要担心木头腐烂漏雨,要经常更换木头,木匠本身就已经够忙了,哪有那样的时间做那么多事。

而且丛居住的山洞中,早已划分出了许多功能区,想要将其搬迁到木屋中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

类似于工厂里的车床没有办法轻易挪动,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没有意外的话,丛注定会一直住在这个山洞中,直到他的下一代或者他的继承人长成,然后他再将这个山洞让给对方,自己去搬到其他的地方住。

部落里族人之间亲缘没有那么亲,也没有那么淡。

毕竟部落里就这两千多人的数量,来来去去这么多年,所有族人的血脉关系肯定是混杂在一起的,真论起来,大家全是亲戚。

所以大部分族人,都只会关注于自己向下一代之内的血缘关系,也就是只到自己的孩子这一辈。

而当自己的孩子成长到生育下一代的时候,就基本上没有多少联系了——年老的族人并不依靠孩子赡养,而是由部落统一抚养。

作为代价就是这些年老的族人需要去学习一些东西,将部落的文化传承下去,直到他们死亡。

而死亡的时候,就是他们和自己孩子最后的羁绊了,他们的孩子会负责给他们收敛尸骨,掩埋起来。

但其实更多的是没有办法再联系了,能够顺利活到年老的族人并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