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站在张家门口,看着张家人离开,许久都没有动。
他并没有回到自己家,而是在张家门口坐着,对于张老汉能不能考到秀才这件事。
他很期待,很想立马知道结果。
他的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村长,你怎么还在这儿坐着呢?天儿都不早了,该回家吃饭了。”村里的李大娘拎着篮子从旁边走过,看到村长还坐在那儿,不禁关切的问道。
村长笑了笑,摇了摇头,“我不饿,我就想在这儿坐坐,等等张家的消息。”
李大娘闻言,也笑了,“村长,你这心可真是操得够宽的,不过话说回来,张老汉是咱们村的骄傲,你等着也是应该的,我觉得啊,我们都应该等着,说不定回来就是秀才老爷了。”
村长听着,很是高兴。
“哈哈哈哈,没事没事,你回去吧,我在这里等着,很快就知道结果了。”
村长坐在张家门口,这件事村里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他们也很想知道,张老汉这次,能不能考上秀才。
于是,张家门口越来越多的人。
他们都坐在张家门口,等着结果。
村长让他们不用守着,众人只是笑了笑,继续聊天,没有一个走的。
这可是村里的大事。
余寡妇知道这件事后,也带着小宝来到张家门口。
虽然村里人多,她一个寡妇不太好待在这里,但姐妹的事,她还是很上心的。
姐妹大过天,什么不好的,她不在意了。
小宝坐在余寡妇身边,听着村里人聊天,时不时的嘿嘿嘿傻笑一下。
所有人都在等着张玉的结果。
而张家这边,一家人穿着新衣服,张老大赶着牛车,慢慢的出发着。
一路上,众人心不在焉的聊着天。
有时候聊的话题,都接不上。
张玉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心不在焉的一家子,低着头笑了笑。
一个个的,怎么比他还要紧张。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张玉反而一点感觉都没有。
考上了,自然是好,然后继续读书,往下考。
考不上,也正常,读书这件事,不是小事,他接触没有多久,虽然很勤奋。
但勤奋能说明什么。
勤奋的人多去了,如果没有考过,那就继续读。
他的人生......。
额,张玉反应过来,他现在不是年轻的女子了,而是一把年纪的老汉了。
而且古代人的平均年龄也不高。
张玉心里暗自好笑,想着自己这把年纪还在这儿参加科举考试,也算是独有一番风味吧。
他从窗户探出头,看了看天空,湛蓝的天幕上飘着几朵悠闲的白云,仿佛也在为他加油鼓劲。
“爹,你别太紧张了,你看我,一点都不紧张。”
张老三笑着安抚张玉,他看张玉探着头出去,以为爹是紧张的。
他用力按住自己颤抖的腿,这腿啊,今天格外的不听话,一直在抖。
好在爹没注意,不然怎么安慰到爹。
他自己明明紧张死了,张老三看向其他人,啧,一样,都是一样的紧张。
他突然惊醒,他们这样,会不会让爹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