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凿井架及相关设施
凿井井架是凿井提升及悬吊掘进设备、井下设施的专用设施。常用的亭式井架采用装配式结构,可多次重复使用,安装、拆卸和运输比较方便,防火性能好,承载能力大,坚固耐用。目前,亭式井架型产品有六个型号。近年来,各施工企业根据凿井井筒的特征,研制开发了一批新型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尺寸、井架承载能力、凿井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根据规定,凿井井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能安全的承受施工荷载及特殊荷载,角柱的跨度和天轮平台的尺寸,应满足提升及悬吊设施的天轮布置要求和矿井各施工阶段不同提升方式的要求。井架四周围板及顶棚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另外,还应考虑保证足够的过卷高度,伞钻进出的高度。通常凿井井架,根据井筒直径、深度和施工设备选型情况进行选用。有些矿井的井筒在施工前,由于永久井架塔,已施工完毕,这时可利用永久井架塔代替凿井井架进行井筒的施工,有利于缩短井筒施工的准备时间,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天轮平台位于凿井井架的顶部,为框形平台结构,用于安置天轮梁,布置各类悬吊设备
卸矸台是用来翻卸矸石的工作平台,通常布置在凿井井架主体架的下部第一层水平连杆上,卸矸台上设有溜槽和翻矸设施,排矸时矸石吊桶提到卸矸台上利用翻矸设施将矸石倒入溜槽,再用矿车或汽车进行排矸。
2)封口盘与固定盘
封口盘也叫井盖,它是升降人员和材料设备以及拆装各种管路的工作平台,同时又是保护井上下工作业人员安全的结构物,要求封口盘上的各种孔口必须加盖封严。固定盘是为了进一步保护井下人员安全而设置。位于封口盘下4到8米处。固定盘上,通常安设有井筒测量装置,有时也作为接长风筒、压风管、供水管、排水管的工作台
3)吊盘和稳绳盘
吊盘为井筒内的主要工作平台,一般用钢丝绳悬吊,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井下安全,施工拉紧尾绳,安装中心回转式抓烟机。作为浇筑井壁的工作平台,采用卧泵排水时,还需要在吊盘上安装卧泵和水箱。为了避免翻盘,一般都采用双层吊盘或三层吊盘。两层盘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永久禁闭施工要求,通常为4到6米左右,为了保证吊盘上和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安全,把面上各孔口和间隙必须封严。
采用掘砌平行作业时,井筒内除设有砌壁吊盘外,还设有稳绳盘,稳绳盘用来拉紧稳绳、安设抓岩机等设备和保护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安全
4)其他施工设施
立井施工的其他施工设施主要是管路和电缆,通常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3.立井主要施工设备和设施的布置原则
1)井内施工设备的布置原则
立井施工时,井内主要施工设备包括吊桶,抓岩机,钻架,安全梯,水泵等。立井施工时的井筒断面布置要从工作面到吊盘、井口、翻矸平台、稳车布置等全方位、立体通盘考虑。首先是尽可能满足井下工作面的工艺需求,如吊桶尽可能对称布置,方便装岩且抓岩机的移动距离最短,最方便。抓岩机的布置要考虑尽可能的不留死角,方便装岩。其次,井下设备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吊盘的空间,吊挂的空间,如吊盘上水箱、卧泵的布置,井口翻矸台的布置,井口进出伞钻的空间,井盖门的空间,封口盘主梁的空间,天轮平台的布置,特别是天轮梁的空间,并且要考虑天轮平台中梁的位置和尺寸,各安全间隙要符合安全规程规定,最后井内设备设施的布置还要考虑地面悬吊稳车的布置空间
(1)吊桶的布置
吊桶布置时要偏离井筒中心线,并靠近提升机一侧布置,对双滚筒提升机做单滚筒用时吊桶应布置在固定滚筒提升中心线上,多套提升时的布置应使井架受力均匀,采用双钩提升时应保持相邻两个提升容器之间最突出之间的安全间隙要求,在需要临时改绞的井筒中布置吊桶时,应考虑车场施工时的临时罐笼提升的方位要求,吊桶通过喇叭口时其最突出部分与孔口之间的安全间隙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随着井筒直径可深度的增加丽景施工对提升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现已有很多布置三个吊桶提升的实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抓岩机的布置
抓岩机的布置要与吊桶位置协调配合,工作面不出现抓岩死角。中心回转式抓岩机要偏离井筒中心布置,满足安装固定的要求,中心回转式抓岩机是必须单独设置保护绳的,因此布置中心回转式抓岩机的时候还要考虑天轮平台的布置,环形轨道式抓岩机布置要与吊盘尺寸匹配,长绳悬吊人力抓岩机的布置要有利于抓斗的出矸,抓岩机停用时,抓斗张开时的最突出尺寸与吊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毫米安全间隙。
(3)伞钻的布置
伞钻不工作时一般停放在井口。为保证每次伞钻下井的方便,井口下部应留有足够的吊运空间。伞钻在井下工作面使用期间必须设置保险绳。
(4)水泵的布置
吊泵一般靠近井帮布置,以便于抓岩机工作。有条件时宜采用接力排水,吊泵与井壁之间的安全距离应保证300毫米,与吊桶外缘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
由于吊泵故障率较高且占用井筒空间,目前主要选用卧泵进行排水,采用卧泵排水时通常是在吊盘的上层盘布置水箱,中层盘布置卧泵,工作面涌水由风动潜水泵或电动潜水泵排到吊盘水箱。在经过除沙装置除沙后,由卧泵和吊挂在井内的排水管路排到地面。
(5)管线的布置
井内的管路电缆以及悬吊钢丝绳的布置,应以不妨碍提升、卸矸、井口运输为原则,且利于天轮平台及稳车的布置,并便于检修。
(6)安全梯的布置
安全梯应靠近井壁悬吊与井壁之间的最大间距不超过500毫米,同时要避开吊盘圈梁和环形轨道式抓岩机的轨道,并且安全梯应能下到工作面。
2)天轮平台的布置原则
天轮平台是凿井悬吊设备布置的关键,其主要布置原则包括:
天轮平台中间主梁轴线必须与凿井提升中心线互相垂直,使凿井期间的最大提升动荷载与井架最大承载力方向一致,并通过主梁直接将提升机荷载传递给井架基础。
天轮平台采用日字形结构时,中梁轴线应离开与之平行的井筒中心线一段距离,并向拟改绞提升机反向一侧错动,以便吊桶提升改为罐笼提升。天轮平台另一中心线和另一个井筒中心线可以重合,也可错开布置,应视凿井期间卸矸操作和临时罐笼提升时出车情况而定。天轮平台采用目字形结构时,天轮平台中心线应与井筒中心线重合,保证井架的受力均衡。
天轮平台上各天轮的位置及天轮的出绳方向应根据井内设备的悬吊钢丝绳落绳点位置,井架均衡受载状况,地面提绞布置以及天轮梁布置的可能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定。
当凿井设备需用两台凿井绞车悬吊同一设备时,两个天轮应布置在同一侧,使出绳方向一致,以便集中布置凿井绞车和同步运转。双绳悬吊的管路尽量采用双槽天轮悬吊。
提升天轮应尽量布置在同一水平,一般不做一高一低的布置。稳绳天轮应布置在提升天轮两侧,出绳方向与提升钢丝绳一致,尽可能少设导向轮,必要时可在天轮平台边梁下面出绳。
布置天轮梁时应使天轮梁中心线与天轮轴承中心线垂直,与天轮平台中心线平行布置,尽量采用通梁或相邻两个天轮共用一根支撑梁,以减少天轮梁数量。
悬吊钢丝绳与天轮平台构建的间隙应不小于50毫米,天轮与天轮平台各构件间应不小于60毫米。
天轮布置应使井架受力基本平衡,标准亭式凿井井架可采用两面或四面布置,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布置方式,各钢丝绳作用在井架上的荷载不许超过井架设计承载能力。
3)井内各施工盘、台的布置
井内各盘的布置包括盘的梁格和孔口布置及盘面上施工设施的布置等,布置时可参考下列要求进行:
吊盘圈梁一般为闭合圆弧梁,吊盘主梁(吊盘悬吊钢丝绳的生根梁),必须为一根完整的钢梁,一般与提升中心线平行,两梁尽量对称布置。盘梁的具体位置,应按吊桶、吊泵、安全梯和管线的位置及其通过孔口大小来确定,并结合盘面上的抓岩机、吊盘撑紧装置等施工设施的布置一并考虑。
吊盘绳的悬吊点一般对称布置,尽量避开井内罐道和罐梁的位置,以免井筒安装时重新改装吊盘,吊盘各悬吊梁之间及其与固定盘,封口盘各梁之间均需错开一定间距,严禁设备的钢丝绳在各盘、台受荷载的梁上穿孔通过。
吊盘上必须设置井筒中心测量孔,其规格为200毫米乘200毫米,吊盘采用单绳集中悬吊时,悬吊钢丝绳应离开井筒中心250到400毫米
吊盘上安置的各种施工设施应均匀分布,使得各吊盘绳承受荷载能大致相等,并保持吊盘的平稳。
采用伞钻打眼时,为将伞钻置于井筒中心固定,吊盘上应留有宽100毫米,提升散钻钢丝绳的移位孔。
中心回转式抓岩机的回转机构,底座要安装在吊盘的两根钢梁上,两根钢梁内侧边距应符合安装要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吊盘的突出部分与永久井壁或模板之间的间隙,各盘口,喇叭口,井盖口,卸矸门与吊桶最突出部分之间的间隙,以及其与滑架之间的间隙,都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吊桶喇叭口直径除满足吊桶安全升降外,还应满足伞钻等大型凿井设备安全的通过。吊盘下层盘底喇叭口外缘与中心回转式抓岩机臂杆之间应留有100到200毫米的安全间隙,以免相碰或影响抓岩机的抓岩范围。
吊泵通过各盘孔口时,周围的安全间隙,安全梯孔口的安全间隙,风筒管路及绳卡等,通过各盘孔口时的安全间隙,都必须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封口盘、吊盘各孔口、活动门板在不用时应有可靠的封闭措施,以免杂物坠落伤人
4)提升机及凿井绞车的布置
提升机的布置应适应凿井和开巷两个施工阶段的需要,且不影响永久提升机房及地面永久生产系统的施工。提升机的位置应使提升钢丝绳的弦长、绳偏角、出绳仰角三项技术参数值,符合相关规定。钢丝绳最大弦长不超过60米,最大偏角不超过1度30分。出绳仰角不小于30度
凿井绞车的布置,应使得凿井井架的受力相对均衡。同侧凿井绞车拟集中布置。凿井绞车的位置,应满足钢丝绳弦长、绳偏角和出绳仰角的规定:JZ系列凿井绞车钢丝绳最大弦长不超过55米,最大偏角不超过两度,出绳仰角无规定。悬吊安全梯用的凿井绞车,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或双动力模式。双回路供电时,其中的一回路应直接由变电所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