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我们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紧密相连,我们的友谊,在兄弟之间,在战斗中,我们将牢不可摧!”
汽车里的箱子摆放的是现有的制服,还有一套土灰色的制服,这是师长特意赠送的,安慰行军方式转变的落差。
“他们走了。”
“是的,长官。”
“没有说什么吧。”
“没有,交接的异常顺利,只是有些数量对不上,后面的差异,据说是送给了古不帅。”
椅子上的人笑了笑,真正头疼的不是自己,这个变化,有人难受,从主力直接变成打杂的。
几封信寄出后,霍夫曼电令第三警察步兵团向他靠拢,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一群老油条,怎么办呢?
秩序警察,很多是一战老兵转业,有各自的骄傲,能活下来的都是兵油子,不是那么好搞的。
血统不纯是最大的问题,排名靠前却不受信任,装备还不如后面新组建的师,打到最后也没有升级为装甲师,非常棘手。
忙于安排偷巧的事情,霍夫曼一直没有机会了解敦刻尔克区域的战斗情况,不知道自己的建议有没有采纳。
“穆勒,给我讲讲战斗的情况。”
“好的,长官。”
“我们渡河后守住阵地,后接到电报命令,要求我们提供敦刻尔克海滩的坐标方位。”
“你是怎么做的?”
“我们化装两个人,随溃败的部队进入,其实也不用那么深入,就那一块地方,我们还看到十字涂装的飞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空军在校准,在侦查。”
“再后来就是炮弹轰炸,应该是150毫米的重炮,连续炸了三天,震耳欲聋,我们当时感觉大地在颤抖,英法人死了不少,栈桥都被炸掉了。”
有改变,就是好的,哪怕是一丝,积累起来的量变,多消灭生力军,在北非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不要看英法联军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中二的意大利,那胆子贼大,谁都敢惹。
兵强马壮的32万人打6万人,还是被帝国摧残过的三个法国师,一心一意等待投降的货,竟然一棒子被打爆。
不知道狂妄的的老墨会不会说优势在我,反正条条大道通罗马。
两次大战最坑的盟友,出尔反尔,打谁都打不过,谁追也追不上。
霍夫曼的嘴角轻轻弯了起来,如果能炸死几万人,那就少几万人的生力军。
步行走了一个多小时,路边的树林中开出一拉溜的卡车。
潘哈德装甲车赫然在列,原来的坦克驾驶员,开上了缴获的卡车。
“卡车!”
“卡车!”
士兵们兴奋的大喊大叫。
诚实的人,易吃亏,会吃大亏,做人何必那么老实,自个给自个找罪受。
留点小心眼,要为自己着想,就算是被发现,那可是法国民众自愿捐献的,谁问谁来都是同一答案。
会善解人衣,自然会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