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场国运之争,不能有任何纰漏。
而作为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这场在国际层面上的剧烈对抗。
信安局密关注着互联网上的风向,并把重要舆论倾向第一时间上报给各个部门。
通过大数据分析,
他们很快就能发现,在华夏可控核聚变验证的消息出现之后,全网的负面情绪迅速回落。
但随着发酵和讨论,在一些别有用心的营销号和个人号的渲染之下,
大家对于石油、稀土、贵金属、芯片、精密仪器等各个方面的担忧,又浮上心头。
紧接着,能源部、中石油、中储能、国土资源、科工部、国防等各个部门收到信安局的消息之后,也紧跟着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作为舆论回应。
中科院连夜加班加点制作并发布视频——
【耳熟能详的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的“晶格限域”催化技术。】
能源部第一时间在抖音平台发布长视频——
【石油从哪里来?】
西部战区发布抽象军工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在一系列耳熟能详的歼20歼35,055、航母舰队之中,混入了一个蒙着黑布的神秘战机。
外部压力依然摧枯拉朽,
但在各个部门加班加点的努力之下,
全网人民的信心重新恢复。
白宫消息预计在西海岸时间十二点发布,彼时正好是国内的凌晨。
于是国内无数网民一边等待着丑国那边的消息,一边讨论和期待着国内的出招。
能源部的科普场视频石油从哪里来,虽然缓解了国内网友的焦虑,
但实在没什么讨论度。
保守的运营只是耐着性子给网友们上了一堂课。
华夏不是没有石油,
只是不像中东那样一铁锹下去就往外喷油,
所以我们依赖石油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出于经济考量,
毕竟深层石油和深海油气,辛辛苦苦挖一桶上来的成本,就足够买别人五桶,
那还挖个锤子,直接买就好了,还能把自己的储量一直存下来,一箭双雕。
所以,哪怕西方进行了石油禁运,也无法对华夏卡脖子。
因为没有外来石油的情况下,大不了就硬着头皮挖国内的深层石油。
无非是成本高一些,量还是管够的。
更不用说在可控核聚变落地之后,
磅礴的电能和呈指数增加的工业产能,将会极大程度的压缩这个成本,
到了那时候,甚至陆上油田都可以先缓缓不开采,
先去把开采难度更大,储量更丰富的南海油田进行开发。
各个部门发布的所有视频,只有能源部这个最通俗易懂,解释的最清楚。
但热度也是最低的。
气氛已经烘托到了这个地步,不整点活是很难让网友激动起来的。
而科工部和战区的视频,运营明显就交给了00后。
科工部发布的视频名字虽然很硬核,什么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的“晶格限域”催化概念,让人一听就听不懂。
但奈何人家文案风格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