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接了电话,应了几声后把手机还给李墨曜,就那几句应答,李墨曜很怀疑这位保安是否清楚了对方的身份,反正如果是自己,偌大一幢行政楼里少说得几百人,每天都是这套流程的话,自己可不保证能识别每一个人的声音。从前自己在这儿学习的时候可没有这套手续,更何况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手工登记?电话沟通?
这个小插曲让李墨曜想到了如今非常流行的一个名词——形式主义。
没想到一个科研机构也沾染得这么厉害,李墨曜本来愉悦的心情蒙上了一层暗尘。
……
……
江道源的白发白的很有特点,通体皆白,没有一丝杂色,让人不禁怀疑他是不是故意这么染的。除了头发花白,精神却很矍铄,一见到李墨曜,他笑嘻嘻地递了个手势示意他先在办公室待客用的沙发上坐下,然后自己在电脑上浏览了几页什么东西,点了几下鼠标后,江道源起身坐到了李墨曜身边。
“尝尝我的这个茶。”江道源亲自执盏,为李墨曜斟了一杯茶。
除了清香,李墨曜喝不出什么味道,他不擅于此道,但也客气地说了句:“好茶。”
小主,
江道源乐呵呵的嘘寒问暖了几句。
“我听我们家然然提起过你,听说你现在做得很不错。”
“哦?江瑜然提起过我?什么时候?”
“哎呀。”江道源轻抚额头,似做回忆后,不确定地说:“三年前吧,那会儿她还在沈蓝当秘书。”
是董事长秘书……
李墨曜暗暗在心底补充了一句。
董秘和普通秘书能一样吗?我恐怕现在的你并不了解你们家瑜然吧。
聊了会儿旧事,江道源啜了一口茶,感叹地说:“那会儿我的肠子里长了颗瘤,没办法担负教学任务,不然你可能走不到今天这条路上了。”
李墨曜谦逊地说:“未来的科学是多学科综合技术,无论是软件、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都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上我也不算走偏了路,而且我认为工业智能化这条道路是未来的主流,我边干边学,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的。”
江道源对李墨曜的说法很认可,满意的点点头放下茶杯问道:“你在德国的导师是谁?”
李墨曜很干脆的说:“是弗林斯.克林斯曼博士。”
“哦?老朋友啦!”江道源很兴奋,侃侃而谈起当年和弗林斯共事的那段日子。
提起弗林斯.克林斯曼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把他“拐”回国的鬼才谢向明,深蓝股份的董事长,谢贝迪的父亲。在高新技术领域无人不知谢向明的大名,这位科学企业家在那个时代创造了奇迹。深蓝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高新企业认定证书”、“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为“中国21佳未来企业之星”;后又成立了上海、深圳子公司,公司成立五年便上榜《福布斯》中文版排名“中国潜力100榜”第48位。
以深蓝的实力,依然在该领域起着龙头的作用。
那段历史有很多故事可以说,然而李墨曜此来可不是单纯看老师这么简单,他试探着问出口风。
“老师,您对蓝景科技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