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符此时是真的有点头皮发麻了。
刘河是一个他看了都觉得很难对付的敌人,结果他父亲派出去的二流将军却首战得胜。
这明摆着有大阴谋。
其实到目前为止,李家能在李洛青死后从差点完蛋到控制整个关西地区,不能说全靠李虎符,但至少有他五成功劳。
如果不是他正面击破罗家大军和西部妖族,李家肯定无法立足。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立军功太多,李尧才会想着搞平衡,让他先别上了。转而让他大哥和那个被李虎符评价为二流是罗家将领负责此战。
至于李尧自己,此时还在内部搞点封赏,顺带削弱一下李虎符麾下势力,并且很小肚鸡肠的迫害某些投降的敌人领袖。
李虎符都懵了,你这样搞人家,人家以前的手下怎么想?那些还没投降的人又怎么想?怕不是要把人逼反。
甚至李虎符的哥哥和姐姐和李虎符都劝过李尧,李尧才没有继续干这种事情。
也是没办法,李尧这种人在腐朽的旧时代生活了太多年,一身本领都放在政治斗争,制衡之类的事情上面。怎么说呢,这种其实都是小道。因为这玩意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的。
理论上,权谋不能说没用,因为权谋可以帮助你干好其他事情。但只会权谋那就是一坨了,完全是对大局负面影响。
如果不是有那些出色的后代,李尧估计也就是被罗家那群将门打烂的货色,在历史书上占不了几行字。
在一个政权走向覆灭的时候,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在腐朽的时代中如鱼得水的家伙,另一种是在腐朽的时代中被环境束缚无法发挥的家伙。
第一种无法适应改变的新时代,第二种则可以在新时代焕发出荣光。
李尧就是前者。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人,他们看穿了旧时代的腐朽,在旧时代肆无忌惮地踩着腐朽的蠢货上位,让他们可以在新时代开始前积蓄强大的实力。
刘河其实就算是这种人,还是亭长的时候整个县就没什么人能治他了。不过他也不是那种残暴的家伙,反而因为有他维持秩序沛县过得还不错,所有人都念他的好。只能说他确实是当老大的料。
韩山记得历史上,李渊是很看不起刘邦这个每次打仗都要亲自上前线的,说自己有天命巴拉巴拉。
不过回头他就被亲自上前线的李世民关皇宫里,“自愿”当了太上皇传位,然后天天搁那儿生孩子玩。当然,如果非要说那就是他的天命是生了李世民吧。
历史上他们俩差了几百年没有正面碰上,但这里,刘河跟李尧算是交手了。
虽然是隔空的,因为李尧忙着在家里笑话刘河还要亲自上战场。他觉得南边的王羽,东边的刘河这种亲自带兵的行为都很蠢。
毕竟他只要派将领和儿子出征就可以了。前线只要考虑打仗就好了,他李尧在后方考虑的就多了。要挑选哪个儿子去上战场,哪个派系需要平衡,哪个投降的家伙需要打压,太吃操作了。
而看着前线传来的捷报,李尧也认为自己做的决策非常英明。
就是老大还是太谦虚了,明明是获得大胜,结果他还一个劲地说自己的不足,说怀疑有蹊跷,得让他自信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