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也是一次尝试,如果报纸进展的顺利,后续就可以做一些杂志等刊物,变相的带动了整个大唐的文创产业,可以分流许多落第的文人,可以让他们也有谋生的出路和手段。”
“嗯,此方法好,经过先生如此的一番解释,我的思路也瞬间开朗起来。不过,这些报纸如何到地方呢?总不能都在京师印刷好了再发行到各地吧?”
“这一点我想了,可以在州一级的驿站开设印刷部。目前印刷已经普及了,纸张也普及了,朝廷只要将母版运送到各个州,然后各个州自行刊印印刷,收入统一归驿站管理。至于售卖么,可以招募一些报童走街串巷进行售卖,这样也给了一些穷人家的孩子一个营生,可以补贴家用。”
“此法甚好,孩童们长期接触报纸,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也能识得一些字,也算是一桩善举了。”
接下来,二人又就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就不一一详述了。
……
到了广州了,说明这次微服私访也基本结束了,而且,不知不觉,出来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再不回去,恐怕也瞒不住了。
但是,临走之前,李二却是指明要去一下最后一个地方——儋州。
……
站在山上,李二俯瞰着脚下的一座巨大的铁矿,满意的捋着胡子。
这座铁矿,就是李泰当初在儋州发现的那座铁矿。
此时的铁矿虽然依然有人在忙碌着,但是据说照比之前,人要少上许多。
原因无他,马上就秋收了。
儋州铁矿的劳工,基本都是来源于林邑以及南洋诸多国家。
林邑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算是先进的了,也算是挖矿的主力。
儋州铁矿的管理模式是以唐人总管,少数林邑人为中下层管理的模式,劳工也是以林邑人为主。
其他矿工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为其他南洋国家。
没办法,这些国家几乎都太原始、太落后,钱对他们来说,用处不大,所以走出来的很少。
而且大唐也没进行人口掠夺。
李二看着矿山,眼里尽是满意和欣慰。
尤其是欣慰,因为这座矿山,是李泰找到的。
虽然皇位要传给李承乾,但是,不代表李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