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位未来的霸主,在这场战役中初露锋芒。他指挥若定,身先士卒,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黄巾贼寇。凭借这番功绩,曹操不仅获得了济南国相的职位,更是一步迈入了二千石的高官序列,为他未来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而王允,这位机智的豫州刺史,在战事结束后,从豫州黄巾留下的文书里发现了中常侍张让的宾客的书信,这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证据。王允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些证据上报给了洛阳,为朝廷打击宦官势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样在六月,与汝南郡相邻的荆州南阳郡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叛乱。南阳,作为皇室的故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朝廷迅速作出反应,命令朱儁向西前往南阳平乱,而皇甫嵩则北上兖州,继续征剿黄巾贼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本想要调遣士徽帮忙的刘彦,没想到最终却要和士徽合并一处共同攻打宛城。
由于士徽的出历史的进程被些许加速,士徽率领一万余人驻扎在宛城南部十里外。双方试探性的攻击三四次之后,黄巾军便是不再出城应战,龟缩在城中坚守不出,无奈之下士徽只好等待朝廷的中央军前来。
朱儁,这位威名显赫的大将,率领着四万雄壮的大军抵达了宛城。
他的到来,无疑给士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朱儁儿子朱符已经死于暴乱,其消息已经上报朝廷。士徽心中充满了忐忑不安。他深知,此次拜访朱儁,无异于一场生死考验。
然而,出乎士徽的意料,朱儁似乎并不知道儿子朱符已经身亡的消息。而刘彦也并未对他表现出任何敌意。这让士徽大感庆幸,仿佛在生死边缘捡回了一条命。
朱儁调拨了一万人马给士徽,让他负责南面城墙的进攻。自己则率领两万大军,向东侧城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刘彦则引领本部兵马五千人,与朱儁调拨的一万人马一起,负责北面城墙的进攻。六万大军,对宛城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战鼓雷动,杀声震天。六万大军对宛城的东南北三个城门展开了猛烈的攻击。箭矢如雨,云梯一架架搭上城墙,士兵们如狼似虎般攀爬而上。
朱儁的大军如同狂潮般涌向宛城,他们的攻击猛烈而坚决,仿佛要将宛城摧毁在他们的铁蹄之下。
在南面城墙,士徽率领着精锐部队,他们的工程器械充足,准备充分,这一点甚至得到了朱儁的赞赏。士徽却谦虚地引用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军队在南面城墙取得了突破,率先攻破了大门,但城内的守军依然顽强,士徽的部队未能顺势进入城中。面对这种情况,士徽果断命令部队撤退,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使用投石器对城墙进行连续不断的攻击。在经过一轮猛烈的覆盖打击后,他再指挥部队发起冲锋,与守军进行近身肉搏,战况异常惨烈。
与此同时,在北面城墙,刘彦面对的压力同样巨大。他指挥着兵马,不断使用云梯和攻城车进行攻击,但由于一辆工程车在北城门口报废,堵住了前进的道路,大大增加了攻城的难度。刘彦只能依靠云梯,不断消耗守军的防御力量。北城墙的汉军伤亡惨重。
整个宛城被六万大军的攻击所笼罩,如同狂风暴雨般猛烈,让人无法喘息。而宛城的黄巾守军却如同顽石般坚韧,他们拼尽全力,保卫着这座城市。这场战斗不仅将决定宛城的命运,也将决定这些黄巾士兵们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