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实习程序员水平(2 / 2)

云启未来 银月光华 1289 字 6天前

李墨曜不由得感叹AI出现前和AI出现后的截然不同,AI时代获取知识真是太容易了,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提出需求就能得到解决,尤其是在妙妙这种自我学习式的AI面前。

李墨曜突然想起就在本月初,诺贝尔物理学奖首次授予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丹尼斯.亚希伯恩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神经网络理论已经让机器开始像人类一样思考,这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未来。”

此前,谢向明的儿子谢贝迪在公司遭遇危机时突然赴美,见到了这位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那个时候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还没有宣布,不过难保不是他母亲嗅到了什么味道,这些日子虽然没有太关注蓝景的发展变化,但已经听说谢贝迪回国后不久便重掌大权,不出意外的话将重新坐上董事长的位置。

队员越强大,己方越有利,说白了他李墨曜凭什么敢挑战传统?敢挑战权威?倚仗的还不是新技术吗?AI是新技术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从妙妙对Lisa的影响上就能看出来,一个电脑小白仅用了三天就初步调教成实习程序员,技术再进一步发展的话,人类社会旧有的顽疾不变也得变。

想想也对,自己没必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靠着脑子在商业领域摸爬滚打四十年的老谢不还是一样相中了工业软件了吗?

李墨曜默默地坐下,拿出自己的设备与Lisa连线,在妙妙的辅助下,各种奇思妙想经人脑的加工迸发出一道道的灵感之光,最终写入到线上会所的程序中,一个越来越趋近于完善,越来越有实用可能的新型社交媒体发布软件渐渐成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抬眼,已经是后半夜三点了。

“天都快亮了。”

Lisa揉着满是睡意地双眼,撑着强说:“没关系,我熬夜熬习惯了。”

李墨曜苦笑着说:“当老们娘和干程序员的劳动强度能一样吗?”

Lisa打了个大哈欠,说道:“我又没敲几个字。”

李墨曜转向妙妙,她倒是坐姿优雅,谁让人家只是个机器人呢。经过刚才的合作,李墨曜对妙妙的能力刮目相看。Lisa固然不会写程序,但Lisa会经营会所,她知道客人有什么样的需求,会员制、保密性、私密信息这些关键因素都被写入了程式,软件里还对信息的等级进行分类,哪些是可以入会即浏览的,哪些需要高等级的会员才能浏览,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将被后台记录并由人工处理。

关于会员信息的保密性则做得更干脆,即——不需要实名制。

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己方的信息对会员有用呢?Lisa决定依然用老办法,即线下聚会。

场地是可以包的,客人是可以接送的,形式是可以多样的,但这一切仅限在安全场合进行,杜绝一切私人接触。如此一来线上和线下就形成了良性互动。

“如果业务推向全国呢?”李墨曜好奇地问,这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线上必然意味着有更多的客源。

“这不是我考虑的,沪上还不够我吃吗?”

“谁还会在乎钱多?”

“我在乎,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再说我的平台又不是大众社交软件,交得起会费的会员会在乎一张机票吗?”